張潮云:「對淵博友,如讀異書;對風雅友,如讀名人詩文;對謹飭友,儒讀聖賢經傳;對滑稽友,如閱傳奇小說。」

        最近交了一位很不錯的朋友,和他聊天都能讓我受益匪淺呀~ 在我寫作時他help我一把,當我忠實的讀者除了認真欣賞我的篇章外,他還給我建議使我的文章更精進。談話當中,我發現他的國文還不錯呢!因此我學到不少東西^ ^

       昨天聊天時他吟了兩句詩句,我覺得有2個字聽起來好像在罵人喔XD~他還滿風趣的說"國文老師帶壞我們了"

      您好奇是哪兩個字嗎?呵呵~自己看看吧!我把這首詩放在下面供大家欣賞,有興趣者研讀一下以增加文學素養,沒興趣者也瀏覽一遍吧!看在我特地去找來PO的份上。

 

望岳    杜甫

岱宗夫如何?齊魯青未了。
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
盪胸生層雲,決眥入歸鳥。
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


【作者簡介】

杜甫(公元712─770)字子美,唐代最有名的大詩人之一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他的詩風格多樣,而以沉鬱為主,最擅長古體詩和律詩。

【字句淺釋】

題解:作者二十四歲時開始過漫遊生活並寫下此詩。雖是作者現存詩中年代最早的一篇,卻被後人譽為最有氣魄的千古絕唱。望岳:作者有三首“望岳”詩,分別詠東嶽(泰山)、南岳(衡山)、西嶽(華山)。岱宗:泰山的別名。因為泰山為五嶽之首,因此被尊稱為岱宗。夫如何:“夫”是古文句首虛詞,無實義。齊魯:指古代的齊和魯兩個大國。青:青翠的山景。未了:沒有完,這裏指還能看見。造化:大自然,創造萬物的主人。鐘:匯集、專注。陰陽:指山的北面和南面。割:分割。昏曉:黃昏與拂曉,這裏指天色的晦暗和晴明。決:裂開。眥:眼角。會當:一定要(唐人口語)。凌:登、升。絕頂:最高的頂端。覽:看。

【全詩串講】

泰山啊,你到底有多麼美好?蒼翠挺拔齊魯境內都能看到。
造物主把神奇秀美聚你一身,峻嶺南北判然分出一昏一曉。
雲氣層層翻滾心胸隨之激盪,眼角都快裂開為看歸巢小鳥。
哪一天我定要登上你的絕頂,一覽群山盡呈眼底盡顯低小!

【言外之意】

作者寫此詩時才二十四歲,但在煉字方面的功夫已經有驚人的獨到之處。首先以虛詞“夫”入詩,便是一個別緻的創新,很能傳神;“齊魯青未了”以“很遠都能看到”來襯托泰山之高,也是別出心裁,頗有新意;“陰陽割昏曉”中的“割”字,真有點鐵成金之妙,把個普普通通的字用活了! 不直說泰山怎麼高大,而說它南北兩面氣象的陰晴都“切”然相反,這樣便形象、生動而不落俗套。至於最後兩句就不用說了:既富有啟發意義和象徵性,又把作者積極進取的偉大胸懷錶現得淋漓盡致,宜其成為唐詩中千古傳誦的名句。

一定要不辭艱苦辛勞,登上最高的絕頂,讓眾山盡收於一覽,全顯出自己的低小!這是何等的氣魄啊!作者最終是做到了。經過幾十年的磨勵,作者在詩歌技法方面確實到了無人能過其右的最高水平,並以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的豪言壯語震撼了中國詩壇。

但我們推崇的是那種勇於進取、敢於攀登的精神。特別是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,不改初衷、壯志如磐,甚至置生死於度外,這樣的人,有甚麼高峰不可攀呢?現在也確實有許多人正在他們生命的征途上勇敢無畏的攀登著, 他們肯定有一天,會“凌絕頂”而“一覽眾山小 ”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minghui-school.org/school/article/2005/7/14/45878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btle1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